现将《什邡市交通运输局2025年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什邡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30日
什邡市交通运输局2025年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要点
2025年全市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德阳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和什邡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力解决交通运输领域法治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年度重点工作,确保法治交通高质量发展。
一、不断强化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统筹
(一)全面压实法治政府部门建设主体责任。认真落实省、市年度法治建设工作部署,以主要负责人的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为牵引,以年度述法和法治考核为抓手,层层夯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报告制度,按时主动向市委、市政府以及德阳市交通运输局报告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年度工作情况,并及时对外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总结“十四五”期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积极配合开展《什邡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施情况终期评估工作。
(二)持续深化学法用法工作。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常态化开展会前学法、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加强领导干部带头讲法、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认真落实“第一议题”,持续跟进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相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以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为平台,深入推动全员学法培训,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想。
(三)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进一步加大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经济合同审查、复议应诉案件及重大执法案件办理等工作中的参与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智囊、助手作用,切实提升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成效。同时,积极推进公职律师队伍建设,夯实履职尽责保障基础。
(四)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规定,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和参加行政复议听证制度,依法规范行政应诉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实施行政复议服务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认真开展行政复议情况通报、移送违法线索等工作,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调解、行政诉讼、信访等衔接联动,并通过旁听案件审理、参与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等多种形式,促进执法、服务等业务提能增效。
二、切实提升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质效
(五)配合重点领域立法。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职能职责,做好《四川省农村公路条例》修订后的宣贯工作,并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四川省道路运输条例》立法后评估调研工作。
(六)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执行《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厅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依法做好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提高文件制定质量。常态化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即将到期的文件及时进行修订和废止。按要求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数据库报备录入,加强备案管理,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体系。
三、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及营商环境
(七)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政务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意见》,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制管理,更新调整本级交通运输行政权力事项。健全审批责任链条,深入推进线上“一网通办”,优化线下交通窗口智慧便捷服务,积极探索“审批+执法+信用”监管模式。
(八)持续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完善公平竞争制度,确保公平竞争审查程序落实到位,健全合法性审查与公平竞争审查联动机制。及时清理废除妨碍交通运输统一开放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用好交通运输领域惠企政策,杜绝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九)深入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合规性、规范性、准确性,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信用承诺制工作,常态化实施《行政执法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送”机制,及时引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深入开展公路工程建设、道路运输和公路养护等重点领域的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强化评价结果应用,持续加强严重违法失信超载超限运输行为归集公示、超限运输许可信用记录及运用管理、“两客一危”企业大数据画像管理等信用创新监管措施,积极探索重点领域“信用+”应用场景。
四、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企业信用情况,全面落实分级分类事项检查,进一步优化涉企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及时清理并公示行政执法主体和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合理确定行政检查方式,严格行政检查标准,推行“亮码入企”,防止逐利检查、任性检查,杜绝随意检查、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十一)强化执法队伍素质能力。进一步巩固“四基四化”以奖代补工作成果,以“四基四化”建设为基石,持续深入开展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基层执法站所政治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执法,推进“党建+执法”业务融合。扎实开展交通运输领域新进执法人员培训,强化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严把执法人员准入。常态化开展执法培训,丰富培训形式,提升培训实效,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政治素质。
(十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推广应用四川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规范执法案件办理。及时执行交通运输领域执法事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动态调整内容,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优化改进执法方式,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防止以罚代管,持续推行说理式执法;认真落实“一目录、五清单”,依法实施“轻微免罚”“首违不罚”“减轻处罚”等,确保落实“过罚相当”。依法依规开展科技治超,规范治超非现场执法流程。
(十三)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深入开展交通运输领域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风纪不严、担当不力、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执法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及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乱收费等突出问题,强化法纪衔接,严肃责任追究,持续正风肃纪。强化内部层级监督,扎实开展执法评议考核、执法案卷评查,实施案卷回访,加强问题通报。持续强化外部监督,贯彻落实《四川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处理办法》,畅通执法投诉举报渠道,强化执法类举报投诉办理,提升执法满意度。
五、进一步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
(十四)严格落实依法决策程序规定。贯彻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四川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及“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规定,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按规定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加强决策后评估,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加强决策程序实质履行情况监督管理,健全决策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制度。
(十五)持续规范政务公开。实行政务公开清单管理制度,规范使用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公开网站管理,进一步加大交通运输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三公”经费使用、政策法规等重大政策宣传解答。依法办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持续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探索法治政府部门建设重点数据在政府网站集中查询,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十六)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司法监督,依法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严格落实“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复议意见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建立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机制,定期梳理主流媒体、自媒体和网民观点,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加强分析研判和措施应对,严肃梳理违法行政行为。
(十七)依法办理信访案件。畅通举报箱、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监督渠道,优化投诉举报处理流程,切实做好工单办理,及时反馈办理结果。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依法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中的矛盾纠纷。把服务贯穿于执法办案全过程,切实维护依托互联网平台从业的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从业人员合理诉求。
六、着力夯实法治建设保障
(十八)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做好“八五”普法规划总结验收工作,认真配合开展“八五”普法终期评估。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按要求开展好什邡市2025年法治宣传“一月一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以案释法”、宪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发掘推广普法典型经验做法,打造交通运输行业法治文化宣传阵地。
(十九)建设高素质法治队伍。持续落实四川省《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规划(2021—2025年)〉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大法治队伍交流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