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当仲维辉接到组织已选派他挂任凉山州喜德县巴久乡尔补地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的通知时,面对身怀六甲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润湿了眼睛……但是他终究还是咬咬牙,背起行囊,走进了大凉山,这一去就是四年。

“尔补地村平均海拔2500米,是一个纯彝族聚居高寒山区村,当我第一次看到低矮的彝寨,破败的泥墙,贫困户只能把土豆当主食时,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仲维辉说。
脱贫攻坚没有退路,只有义无反顾。1600多个日日夜夜,仲维辉一心扑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妻子分娩时,他仅仅在医院陪护了几天,又匆匆赶回尔补地村。

面对尔补地村87户388名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任务,仲维辉始终践行着“扶贫路上、绝不落下一户一人”的铮铮誓言。“不管日晒雨淋,山高路远,每天都要走访慰问贫困户,帮助当地贫困户修路建房、解决贫困户子女入学等问题,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的常态。”仲维辉说。

春去秋来,四年的挂职期已满,尔补地村也早已脱贫摘帽,襁褓中的孩子也上了幼儿园。面对家人的牵挂和不舍,面对新一轮乡村振兴工作,早已将他乡当作故乡的仲维辉,又再次选择留下,投入到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战场。

肩负使命,告别怀孕的妻子
奔赴千里之外的彝乡大地
殚精竭虑,在脱贫攻坚一线
建房修路,引进扶贫项目
你把他乡当故乡
4年多来,你用实际行动
践行着“喜德所需 什邡所能”的使命担当!
致敬最美什邡人——仲维辉
编辑:李欣莹
2017年5月,当仲维辉接到组织已选派他挂任凉山州喜德县巴久乡尔补地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的通知时,面对身怀六甲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润湿了眼睛……但是他终究还是咬咬牙,背起行囊,走进了大凉山,这一去就是四年。

“尔补地村平均海拔2500米,是一个纯彝族聚居高寒山区村,当我第一次看到低矮的彝寨,破败的泥墙,贫困户只能把土豆当主食时,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仲维辉说。
脱贫攻坚没有退路,只有义无反顾。1600多个日日夜夜,仲维辉一心扑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妻子分娩时,他仅仅在医院陪护了几天,又匆匆赶回尔补地村。

面对尔补地村87户388名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任务,仲维辉始终践行着“扶贫路上、绝不落下一户一人”的铮铮誓言。“不管日晒雨淋,山高路远,每天都要走访慰问贫困户,帮助当地贫困户修路建房、解决贫困户子女入学等问题,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的常态。”仲维辉说。

春去秋来,四年的挂职期已满,尔补地村也早已脱贫摘帽,襁褓中的孩子也上了幼儿园。面对家人的牵挂和不舍,面对新一轮乡村振兴工作,早已将他乡当作故乡的仲维辉,又再次选择留下,投入到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战场。

肩负使命,告别怀孕的妻子
奔赴千里之外的彝乡大地
殚精竭虑,在脱贫攻坚一线
建房修路,引进扶贫项目
你把他乡当故乡
4年多来,你用实际行动
践行着“喜德所需 什邡所能”的使命担当!
致敬最美什邡人——仲维辉
编辑:李欣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