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承载能级、服务产业发展,2025年,经开区聚焦规划引领、土地增效、配套升级精准发力,推动规划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完成经开区新一轮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与报批工作,实现详细规划覆盖率100%。编制经开区建筑风貌导则,拟定“门户+产业+滨水”三大形象界面及五类产业建筑风貌指引。编制商务配套提升规划,划定32.96公顷范围,提升区域综合服务能力。
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激活存量“新动能”
实施“十万万千”土地增效工程,滚动储备净地1340亩,新建标准厂房超100000㎡。完善规划管控,调整工业用地“标准地”指标体系,拟将容积率由≥1.0调整至≥1.3,提高30%。推行“在建工程转让”“二次招商”等低效用地盘活模式,2025年上半年,引进企业 11家,盘活闲置厂房 71.85亩。
三、完善基础配套网络,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实施供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项目,修复管道7.13km,新建管道2km,增设三座加压泵站。经开区日供水量将由1.6万立方米提升至4.4万立方米,供给能力提升至原水平的2.75倍。
下一步,经开区将持续深化规划实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载体和要素保障。
为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承载能级、服务产业发展,2025年,经开区聚焦规划引领、土地增效、配套升级精准发力,推动规划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完成经开区新一轮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与报批工作,实现详细规划覆盖率100%。编制经开区建筑风貌导则,拟定“门户+产业+滨水”三大形象界面及五类产业建筑风貌指引。编制商务配套提升规划,划定32.96公顷范围,提升区域综合服务能力。
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激活存量“新动能”
实施“十万万千”土地增效工程,滚动储备净地1340亩,新建标准厂房超100000㎡。完善规划管控,调整工业用地“标准地”指标体系,拟将容积率由≥1.0调整至≥1.3,提高30%。推行“在建工程转让”“二次招商”等低效用地盘活模式,2025年上半年,引进企业 11家,盘活闲置厂房 71.85亩。
三、完善基础配套网络,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实施供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项目,修复管道7.13km,新建管道2km,增设三座加压泵站。经开区日供水量将由1.6万立方米提升至4.4万立方米,供给能力提升至原水平的2.75倍。
下一步,经开区将持续深化规划实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载体和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