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安全工作总结
2022年,什邡市信访局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做好党的二十大信访安全保障工作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切实推动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着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履行国家安全主体责任,扎实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机关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等形式,认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开展“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讲授国家安全主题党课,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增强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
(二)全力维护信访数据安全。加强四川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德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系统管理,进一步落实信访信息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我市信访信息系统安全、有序、高效的长效运行机制,制发《信访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试行)》,督促工作人员严格保管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平台系统账号、密码,不得泄漏工作中知悉的服务对象或信访人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有效防止利用各平台系统数据信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损害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活动。
(三)夯实安全稳定社会根基。突出情报信息搜集重点,高度关注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策划组织聚集维权和去德到省进京集访信息,启动“零报告”“日会商”“1+2+N周研判”等工作机制,聚力矛盾源头化解,增强统筹处置能力,综合开展政策宣传、法治宣讲和教育疏导,妥善处置群体集访和重点人员到省进京访,有效推动了涉信涉稳隐患及时化解和人员有效稳控,圆满完成了2022年全国“两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会议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实现“三个不发生”工作目标。
二、存在的安全隐患
当前,全市各部门信访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信访工作形势总体平稳有序。但是,全市部分领域矛盾繁杂、问题繁多、压力繁重的形式依旧突出,信访稳定风险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民生信访事项不断增多,但实体性办结率还不高,仍然存在重程序轻实体情况;二是疑难信访问题化解缓慢,部分群众重复信访情况频繁,增加了涉信涉稳风险;三是被纳入满意度测评的信访案件不断增多,部分事项的办理结果低于信访人的期望值,持续保持较高的群众满意率难度较大;四是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信访上行风行明显,特别是集访次数有增加趋势,加大了工作难度。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高标准推进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深入贯彻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动矛盾隐患排查化解、乡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运行,全面增强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要持之以恒抓好信访基层基础业务。要认真负责地接待群众来访,着力办理好群众来信、网上信访事项,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常态化抓好“治重化积”案件办结后的成果巩固工作,持续提升信访事项办理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
(三)要抓好特殊敏感时段信访保障。完善源头预防、矛盾排查、纠纷调处、多元化解的信访矛盾综合治理工作机制,高度关注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策划组织聚集维权和去德到省进京集访信息,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聚集上访、极端恶性事件和因工作不到位引发的负面炒作。
2022年度安全工作总结
2022年,什邡市信访局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做好党的二十大信访安全保障工作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切实推动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着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履行国家安全主体责任,扎实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机关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等形式,认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开展“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讲授国家安全主题党课,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增强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
(二)全力维护信访数据安全。加强四川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德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系统管理,进一步落实信访信息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我市信访信息系统安全、有序、高效的长效运行机制,制发《信访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试行)》,督促工作人员严格保管单位或个人使用的平台系统账号、密码,不得泄漏工作中知悉的服务对象或信访人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有效防止利用各平台系统数据信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损害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活动。
(三)夯实安全稳定社会根基。突出情报信息搜集重点,高度关注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策划组织聚集维权和去德到省进京集访信息,启动“零报告”“日会商”“1+2+N周研判”等工作机制,聚力矛盾源头化解,增强统筹处置能力,综合开展政策宣传、法治宣讲和教育疏导,妥善处置群体集访和重点人员到省进京访,有效推动了涉信涉稳隐患及时化解和人员有效稳控,圆满完成了2022年全国“两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会议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实现“三个不发生”工作目标。
二、存在的安全隐患
当前,全市各部门信访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信访工作形势总体平稳有序。但是,全市部分领域矛盾繁杂、问题繁多、压力繁重的形式依旧突出,信访稳定风险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民生信访事项不断增多,但实体性办结率还不高,仍然存在重程序轻实体情况;二是疑难信访问题化解缓慢,部分群众重复信访情况频繁,增加了涉信涉稳风险;三是被纳入满意度测评的信访案件不断增多,部分事项的办理结果低于信访人的期望值,持续保持较高的群众满意率难度较大;四是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信访上行风行明显,特别是集访次数有增加趋势,加大了工作难度。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高标准推进信访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深入贯彻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动矛盾隐患排查化解、乡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运行,全面增强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要持之以恒抓好信访基层基础业务。要认真负责地接待群众来访,着力办理好群众来信、网上信访事项,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常态化抓好“治重化积”案件办结后的成果巩固工作,持续提升信访事项办理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
(三)要抓好特殊敏感时段信访保障。完善源头预防、矛盾排查、纠纷调处、多元化解的信访矛盾综合治理工作机制,高度关注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策划组织聚集维权和去德到省进京集访信息,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聚集上访、极端恶性事件和因工作不到位引发的负面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