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镇位于什邡市城区北部,因境内有唐代佛教禅宗第八代祖师马祖道一故里,故名马祖镇。镇域东邻石亭江与绵竹市新市镇相望,南边与雍城街道、禾丰镇接壤,北邻经开区、洛水镇,西边接师古镇、南泉镇,距什邡城区5公里。G350、S105、S106三条道路在场镇做网格交叉,沿江通道串联起市经开区和德阳市,成都第三绕城高速、成绵复线、成兰铁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是什邡市区域发展北部交通和经济“动脉”,也是什邡市“1+3+2”现代产业体系中现代化工、蓉北物流园区主战场。
目前,机关共有编制85个,其中公务员核定编制40个,在编公务员36人,事业人员核定编制42个,在编事业人员40人,机关工勤编制3个,在编机关工勤3人,目前有4人借调在外;现有办公用房350平方米,服务用房970平方米。现辖9村、3社区,其中,东岳村获评4A级先进党组织,200个村(居)民小组;现有村(社区)“两委”干部64名,党员2009名,农村党员1800名;现有人口4.96万,幅员面积52.7平方公里。现有3所医院,有义务教育阶段初级中学2个,小学3个,其中:双盛中学是四川省首家兰亭中学。
【工业经济】马祖镇是什邡市工业重镇,也是民营经济率先发展的乡镇,主导产业为机械装备、绿色建材、精细化工等。辖区有川恒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什邡市跃成磷化工有限公司、什邡市锐城化工有限公司等25家规上企业。2023年,成功培育小升规企业1家, 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4.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6个,完成总投资5.09亿元,川恒生态科技和四川络布新材料2家企业被认定为德阳市瞪羚企业。实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6.7亿元,同比增长24.75%。地方财政收入5294.1万元,同比减少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64.51万元;地方财政支出5294.1万元,同比减少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64.51万元。
【农业发展】2023年,全镇完成粮食生产面积6.18万亩、经济作物类3.30万亩;实现出栏生猪3.41万头,出笼家禽72.95万余羽,建成德阳市级绿色高产高质高效粮油园区。新增新型经营主体4家,其中农业企业1家、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2家,什邡市益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四川省第三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鑫禾田家庭农场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四川省第九批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
【文旅产业】走好“以禅兴旅”路子,推进文化底蕴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农禅文化+采摘”乡村旅游业态,“农禅”民宿、京什农业园主体完工,40余亩试验田全面落成,“迎春乡村旅游节”“迎国庆、庆丰收”等活动圆满收官,着力打造“马祖故里”文化旅游精品目的地。
【乡村振兴】2023年,复兴村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和东岳村北京大道沿线院落完成改造,一体化戏水袖珍公园牦牛堰完工亮相,和美乡村初见雏形。新增集体经济达10万元以上的村3个,东岳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并获评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数字就业样板,成功创建德阳市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镇。
马祖镇位于什邡市城区北部,因境内有唐代佛教禅宗第八代祖师马祖道一故里,故名马祖镇。镇域东邻石亭江与绵竹市新市镇相望,南边与雍城街道、禾丰镇接壤,北邻经开区、洛水镇,西边接师古镇、南泉镇,距什邡城区5公里。G350、S105、S106三条道路在场镇做网格交叉,沿江通道串联起市经开区和德阳市,成都第三绕城高速、成绵复线、成兰铁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是什邡市区域发展北部交通和经济“动脉”,也是什邡市“1+3+2”现代产业体系中现代化工、蓉北物流园区主战场。
目前,机关共有编制85个,其中公务员核定编制40个,在编公务员36人,事业人员核定编制42个,在编事业人员40人,机关工勤编制3个,在编机关工勤3人,目前有4人借调在外;现有办公用房350平方米,服务用房970平方米。现辖9村、3社区,其中,东岳村获评4A级先进党组织,200个村(居)民小组;现有村(社区)“两委”干部64名,党员2009名,农村党员1800名;现有人口4.96万,幅员面积52.7平方公里。现有3所医院,有义务教育阶段初级中学2个,小学3个,其中:双盛中学是四川省首家兰亭中学。
【工业经济】马祖镇是什邡市工业重镇,也是民营经济率先发展的乡镇,主导产业为机械装备、绿色建材、精细化工等。辖区有川恒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什邡市跃成磷化工有限公司、什邡市锐城化工有限公司等25家规上企业。2023年,成功培育小升规企业1家, 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4.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6个,完成总投资5.09亿元,川恒生态科技和四川络布新材料2家企业被认定为德阳市瞪羚企业。实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6.7亿元,同比增长24.75%。地方财政收入5294.1万元,同比减少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64.51万元;地方财政支出5294.1万元,同比减少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64.51万元。
【农业发展】2023年,全镇完成粮食生产面积6.18万亩、经济作物类3.30万亩;实现出栏生猪3.41万头,出笼家禽72.95万余羽,建成德阳市级绿色高产高质高效粮油园区。新增新型经营主体4家,其中农业企业1家、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2家,什邡市益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四川省第三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鑫禾田家庭农场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四川省第九批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
【文旅产业】走好“以禅兴旅”路子,推进文化底蕴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农禅文化+采摘”乡村旅游业态,“农禅”民宿、京什农业园主体完工,40余亩试验田全面落成,“迎春乡村旅游节”“迎国庆、庆丰收”等活动圆满收官,着力打造“马祖故里”文化旅游精品目的地。
【乡村振兴】2023年,复兴村高标准农田核心区和东岳村北京大道沿线院落完成改造,一体化戏水袖珍公园牦牛堰完工亮相,和美乡村初见雏形。新增集体经济达10万元以上的村3个,东岳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并获评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数字就业样板,成功创建德阳市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