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责任体系构建为核心,筑牢耕地保护制度根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扛起耕地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组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配合,确保耕地保护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有序推进。2024年底我市实有耕地31.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7.05万亩,连续三年实现耕地净增加。
(二)以推行田长制为抓手,打通耕地监管“最后一公里”
以“全覆盖、无死角”为目标,严格落实田长巡田责任,通过“定人、定责、定片”,推动巡田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截至8月底,各级田长及网格员巡田次数29万余次,及时发现和制止耕地违法违规流出,有效打通耕地保护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三)以建设耕林园一张图为契机,谋定耕地及其后备资源管理边界
聚焦耕林园管理矛盾冲突,坚持耕地保护第一优先序,按照“尊重历史、立足现状,着眼长远、留足空间”的工作思路,对耕林园管理边界进行试划,已形成我市耕地林地园地空间治理“一张图”初步成果,基本实现耕地有增加、质量有提升、布局有优化、后备有保障,统筹我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齐头并进。
(一)以责任体系构建为核心,筑牢耕地保护制度根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扛起耕地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建立市、镇(街道)、村(社区)、组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配合,确保耕地保护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有序推进。2024年底我市实有耕地31.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7.05万亩,连续三年实现耕地净增加。
(二)以推行田长制为抓手,打通耕地监管“最后一公里”
以“全覆盖、无死角”为目标,严格落实田长巡田责任,通过“定人、定责、定片”,推动巡田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截至8月底,各级田长及网格员巡田次数29万余次,及时发现和制止耕地违法违规流出,有效打通耕地保护监管的“最后一公里”。
(三)以建设耕林园一张图为契机,谋定耕地及其后备资源管理边界
聚焦耕林园管理矛盾冲突,坚持耕地保护第一优先序,按照“尊重历史、立足现状,着眼长远、留足空间”的工作思路,对耕林园管理边界进行试划,已形成我市耕地林地园地空间治理“一张图”初步成果,基本实现耕地有增加、质量有提升、布局有优化、后备有保障,统筹我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