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 题:共建校际联盟 携手共谋发展 ——什邡市北京小学与什邡市洛水蓝天小学协同发展联盟工作总体工作方案
- 索 引 号:38-20201123-163488
- 公开对象: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
- 公开渠道:政府门户网站, 电视或政务ITV, 政务新媒体(微博、微信), 公 示 栏
- 公开方式:全文发布
- 五 公 开:决策公开, 结果公开
- 公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条
- 公开内容:学校财务管理、校园安全、食堂管理和家校共育。
共建校际联盟 携手共谋发展
——什邡市北京小学与什邡市洛水蓝天小学协同发展联盟工作
总体工作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质、共享、均衡、共进”为主题,按照“互动双赢、携手共进”的工作理念,推进校际间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文化共建、项目合作,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 按照“1+ⅹ”的组建方式,北京小学洛水蓝天小学组建成校际协同发展联盟学校。联盟学校作为一个以整体提升学校发展、教育质量、教师素质为目的校际合作组织,探索实施城乡学校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搭建两校教师、干部交流的平台,通过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学生活动、学校文化等方面互动交流,实现两个学校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三、主要内容 组建一个领导机构:成立联盟管理领导小组,牵头学校北京小学宋德川校长任组长,洛水蓝天小学校长汪正军任副组长,学校其他负责干部及骨干教师为成员。 确定四个方面内容:即四条线——行管后勤安全线、德育班队线、教学科研线、教工联谊线开展工作。每条线的组长由本校分管校级干部担任,成员由相关处室组成,职能是负责本条线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考核与评估。 (一)管理互通,促进管理水平共提升 一是开展学校管理专题研讨。联盟内学校每学期开展1-2次“学校管理专题研讨”活动。不定期邀请联盟成员到本校指导检查学校管理工作,或开展校级领导间的蹲点学习和指导。 二是开展学校干部互派挂职。每年以对岗互派和对口指导的形式,积极开展联盟职能部门干部互动、指导和交流。至少派出1名校级或中层、后备干部到其他成员学校进行挂职交流和指导,时间不少于1周,挂职人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学习反思的基础上,提交1份有关挂职学校内部管理、师资培养、质量提升、文化建设、特色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和体会。 三是开展管理资源互通互学。将每月工作安排、重大活动开展、管理制度的改革优化及时通报,促进各方互学互进。积极建立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成“联盟资源共享库”,将联盟内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工作方案、资料成果在网上展示,使之成为联盟内学校领导,教师参考的资料宝库,交流沟通的园地。 (二)教研联动,促进教师专业共成长 共同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定期组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开展听课评课等活动,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手段,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每学期校际间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组织调研、指导、评估考核不少于1次。 1、名优示范。围绕“减负提质”,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结合各校教研课题,联合开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课题研讨课、汇报课及课后评课、研讨等活动来密切学校间的往来,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各校的师资力量。 2、送课到校。进行两次“送课到校”活动。北京小学教师送课到蓝天小学,参与该校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及上课的教研活动;蓝天小学送课到北京小学,共同参与学校教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两校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教师结对:各校选拔1—3名教师结对子,确定“共进伙伴”,积极互动,经验交流,互访学习,在对方学校和对口班级上研究课,听课评课。 4、换岗交流: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可选派教师进行换岗交流。(可以一周、一月、一学期等)。 5、邀请观摩。邀请对方学校老师参与观摩、指导本校的重大教育教学活动。 (三)班队交流,促进德育队伍共成长 1、德育交流:加强两校在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载体、德育方法、德育活动、德育评价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尝试在常规教育、专题教育和大型活动教育的联合策划、组织实施;开展德育专题培训、德育论坛或班主任工作论坛等活动,促使两校德育队伍的共同成长。 2、学生互动:开展少先队学生手拉手活动,通过校园文化联谊、学习体会交流、社会实践、携手助学和生活互换体验等方式开展交流和互助活动,培养好习惯。学生之间互相结对,旨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互相帮助,携手成长,共同进步。 (四)教工联谊,促进学校和谐共发展 联盟学校要努力建设积极向上的教师活动文化,以树立良好的学校外显形象,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两校主要由工会牵头,适时开展文体、社团等方面的联谊与交流。 四、措施保障 1、领导重视,加强管理。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统一思想,加强宣传,校长挂帅,安排专人负责,确保活动实效。 2、精心筹划,认真实施。两校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相互磋商,制定周密可行的结对交流工作方案,筹划预期活动,并把此项活动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3、严密组织,保证质量。结对交流活动要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核心,有计划地严密组织每次活动。学校领导小组要加强此项活动的督察工作,后勤给予活动经费保障,定期了解运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并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文字、图片、影像),以便总结交流。两校结对交流活动过程中将邀请教育局领导、教研员现场指导,学年结束进行结对交流合作情况总结。 |